SJ 20740-1999 战场侦察雷达性能试验方法
ID: |
FB3C7E2594514D2200942C86CCAE4516 |
文件大小(MB): |
0.85 |
页数: |
17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7-28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SJ,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 5840 SJ 20740—1999,战场侦察雷达性能试验方法,Test method for performance,of battlefield reconnaissance radars,1999-1170 发布1999-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批准,目次,1 范围 (1),1.1 主题内容..(1),1.2 适用范围..(1),2引用文件.. d),3定义 (1),4 一般要求“. (1),4.1 性能试验的要求 .. (1),4.2 对测试设备和仪器的要求 (1),4.3 试验结果的判定 .. (1),4.4 试验报告.. (2),5详细要求.. (2),5.1 战术性能试验.(2),5.1.1 作用范围. (2),5.1.2 波束工作方式(4),5.1.3 测量性能. (5),5.1.4 抗干扰能力..(5),5.1.5 快速反应能力。(7),5.1.6 遥控能力. (7),5.1.7 终端显示录取.. (7),5.1.8 目标性质判别能力. (7),5.1.9 连续工作时间. (7),5.1.10 全机供电方式.. (7),5.1.11 全机耗电量..(7),5.2 技术性能试验 (7),5.2.1 工作频率及带宽 (7),5.2.2 天线分系统..(8),5.2.3 发射分系统 (10),5.2.4 接收分系统 (10),5.2.5 信号处理分系统.. (12),5.2.6 终端分系统 .(14),5.2.7 接口及人机接口界面 . (14),5.2.8 天线控制和同步分系统..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战场侦察雷达性能试验方法SJ 20740—1999,Test method for performance,of battleHeld reconnaissance radars,1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战场侦察雷达性能试验的条件和方法,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战场侦察雷达(以下简称雷达)性能试验,2引用文件,GJB 74A-98军用地面雷达通用规范,GJB 887-90军用地面雷达抗地杂波性能测试方法,GJB 1289-91战场侦察雷达战术性能试验方法,GJB 2072—94维修性试验与评定,SJ 20739-1999战场侦察雷达通用规范,3定义,本标准采用GJB 74A和GJB 1289的术语和定义,4 一般要求,4.1 性能试验的要求,应符合GJB 1289中第4章的规定,4.2 对测试设备和仪器的要求,a.测量时所需仪器仪表,必须符合产品规范的规定。自制设备必须经过鉴定批准,才能投入使用;,b.测试设备和仪器必须达到规定的误差,若无特殊规定,其误差应不低于受试雷,达性能允许误差的三分之一;,c.测试设备和仪器必须具有二级以上计量单位给出的、并具有有效使用期的合格,证明,4.3 试验结果的判定,本标准中各项测量和试验结果符合产品规范规定的指标,满足产品规范要求的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9-11-10发布1999-12-01 实施,-1 -,SJ 20740—1999,4.4 试验报告,试验报吿应包括下述内容:,a1试验情况简介;,b.试验项目;,c,各项试验的条件、方法、数据和结论;,d.测试仪表的型号、名称和计量情况;,e.试验现场声象记录资料;,f.试验小组对受试雷达的评述意见,5详细要求,5.1 战术性能试验,5.1.1 作用范围,5.1,1.1 探测距离,按GJB 1289中5.1条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若受试场地地形限制不能按如上要求设置距离取样间隔时,应按现场条件在不小于R,(产品规范中规定的探测距离)的距离上选取可供测试的观察点。令受试目标穿过观察,点,雷达在搜索状态下检测目标NB50次,再按GJB 1289中5.1.4条(1)式进行处理,以此观察点到雷达的距离为雷达检测范围的试验值,5.1.1.2 跟踪距离,5.1.1.2.I 试验目的,检验雷达的跟踪距离,5.1.1.2.2 目标特性,按SJ 20739中3.14.1.1.1条表1的内容选取,5.1.1.2.3 试验方法,a.试验目标先在小于0.8凡3(尺网为探测距离的最大值)的某处开始运动,受试,雷达发现目标后,操纵员立即对目标进行手控或自动雷达跟踪。再令目标进入距离取样,间隔由近及远地运动。操纵员继续跟踪目标,直到目标消失;,b,由雷达测出能正确跟踪目标的最大距离,即为该次试验的跟踪距离厶;,C.重复上述试验步骤10次(直升机酌情减少),并记录每次实测的跟踪距离,5.1.1.2.4 数据处理,取各次试验值的算术平均值做为跟踪距离的试验值Z,即:,势L = (1),式中:厶—— 第i次跟踪目标的跟踪距离试验值,km;,n ——跟踪距离试验有效次数,5. f.1.2.5当试验场地不满足要求时的处理方法,若受试验场地限制不能如上述要求设置距离取样间隔时,应按现场条件在不小于凡,(凡是对第i种真实目标的跟踪范围)的距离上,选取可供测试的观察点。试验时受试雷,达工作在跟踪模式,将跟踪光标压在选定的观察点上(当目标不运动时观察点不应出现,-2 -,SJ 20740—1999,虚警),而后令受试目标往返穿过观察点,操纵员依据动目标多卜勒声音和显示画面上的,动目标光点来发现目标。若目标穿过观察点n次,受试雷达能正确发现目标的次数为パ,次,当片ガん满足发现概率时,则把观察点到受试雷达的距离定为雷达跟踪范围的试验,值,5.1.1.3最小作用距离,5.1.1.3.1……
……